引人注目的是,近年來深圳的機器人產業更是發展迅速,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產值平均增速超過30%,相關產品規模居全國前列。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已成為制造行業下一波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僅僅去年,深圳機器人和自動化產業的產值就超過了200億元,大規模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深圳企業包括眾為興、固高、富士康、福士、銀星、華數、大族、配天、佳士、億和、日東、雷柏、萊恩等,其中,以富士康為例,今年富士康在深圳的招工明顯降溫,有猜測認為,是源于機器人團隊悄然上崗。目前富士康已有超過1萬臺機器人,計劃3年內機器人的使用規模達到100萬臺。
另外,國家政策的扶持也為機器人行業發展鋪平了道路。記者在網上查找資料得知,《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曾提出,到2015年,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置要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而發展方向的明確也使得各項補貼政策逐步落實。因此,隨著更多的投資與補貼逐步落實,工業機器人產業才得以快速發展。
機器人上崗是大勢所趨
伴隨著伺服電機的嗡嗡聲,機械臂將只有毫米級大小的電子元件干凈利落地焊接在電路板上。不錯,這正是深圳媒體在參觀深圳一企業的機器人工廠時的所見所聞。精準、純理性、有效率、低成本等,正是機器人在深圳制造業中漸成發展趨勢的幾大原因。
首先在工作效率上,機器人比人工操作更具競爭優勢。據了解,被業界當作輕量級機器人運用典范的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主要生產鼠標、鍵盤等無線外設產品。在還未從國外購買那75臺工業機器人之前,需要110人不停地工作,在引進之后,只需要5名工人,公司員工也從原來的30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1000多人。個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已成為其生產線上的主力。
其次,未來10年是國內工業自動化機器的黃金時期,因而企業生產成本、產業環境成為了助長機器人進軍制造業的推力。其實,目前不少深圳企業已經嗅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了,而他們更認為,機器人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拿深圳的LED驅動電源行業龍頭企業茂碩電源來說,其公司工作人員曾對媒體表示,公司經過計算,升級的生產線(引入機器人生產)能減少2/3的人工,由此減少的人工成本支出,弧焊機器人、電焊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碼垛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坐標機器人、無人搬運車(AGV)、澆鑄機器人、切割機器人、噴涂機器人、非標機器人在兩年內即可與升級生產線而支出的成本相抵。與不斷上升的人工成本相反,有專家表示,目前機器人的成本平均每年以大約4%的比例下降。
最后,機器人的“純理性”特質也適應了當下社會的產業轉型發展趨勢。相較于不同工人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機器人每次拾料的數量和碼放的路徑都是可以固定下來的,這樣可以確保生產質量和生產時間,方便企業控制質量和產量。同時,隨著產業轉型和升級,肯定會有很多骯臟、危險、繁重的工作必須要機器人替代,而如果繼續使用人工操作,不僅在安全上無法保證,在技術要求上也不一定能夠勝任,在某些領域,工人甚至也不愿意去做。
因此,機器人生產不僅成本越來越低,其工作上保證的精確度更是符合相關制造業生產的要求,在人類無法勝任的領域,機器人對經濟,對未來下一代的戰略新興產業以及其他的發展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機器人將代表著人類制作工具的最高水平。
僅就現狀而言,機器人在制造業生產中主要代替人做某些單調、頻繁和重復的長時間作業,或是在危險、惡劣的環境下作業,但有資料認為,隨著機器人更深更廣地發展以及其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將會不斷地擴大。如果未來按照上述“暢想”發展,那么機器人生產從汽車制造業推廣到其他制造業將會迅速而容易得多。其推廣范圍也將擴大到諸如采礦機器人、建筑業機器人以及水電系統維護維修機器人等各種非制造行業。此外,在國防軍事、醫療衛生、生活服務等領域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如無人偵察機(飛行器)、警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家政服務機器人等。